周村导游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周村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周村导游词1毕自严纪念馆位于山东淄博周村区王村镇西铺村。20xx年8月7日动工,10月24日落成开放,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该馆是为纪念毕自严先生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历史成就,周村区各级和广大毕氏后裔,社会各界,共同筹资,兴建了毕自严纪念馆,对于保护优秀历史文化,研究宣传聊斋文化,弘扬先进文化,加快文化大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毕自严是出自周村的一位历史文化名人,他为官二十一任,四十余年,历三朝,是明末历史上最有作为的一位户部尚书,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诗人。他在位期间,为官清廉,品学兼优,为世人所学崇。他与子孙在尚书院石隐园积攒了万卷藏书,积蓄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使西铺村成为《聊斋志异》诞生地、聊斋文化的发祥地。
毕自严纪念馆主要陈列有毕氏家训、毕氏家谱、毕自严像、家祠修复碑记、明朝4道圣旨等10余件文物及30余块展牌。其中明朝天启、崇祯两朝皇帝对毕自严夫妇、毕自严父母、毕自严祖父进行嘉奖晋级、封赠的4道圣旨尤为珍贵,是研究毕氏家族历史的珍贵资料。
毕自严,1588年(明万历十六年)中举,1592年中进士。历任松江推官、刑部主事、工部员外郎、河东副使、洮岷兵备参政、榆林西路按察使、右布政使。1620年(泰昌元年),升为太仆寺卿。后任右佥都御史兼天津巡抚,专饬海防,修战船、治兵器、建水军,曾镇压河北、山东的白莲教起义。1628年(明崇祯元年)任户部尚书时,军事频繁,国库空虚,他提出节支建议24项,并到九个边疆督扶镇所清查兵马数,堵塞漏洞。因功被晋封为太子太保,后举为吏部尚书,但未就任。1632年(明崇祯五年)秋,刑部按惯例特请皇帝下诏,任毕自严为主笔。他以公正仁义为准,执法不徇私。总理太监张彝宪受宰相温体仁之命事事与毕为难,他连写十几份辞呈,均未获准。后被免职回乡,一年后官复原职。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去世。著有《石隐园诗文藏稿》8卷、《抚津督饷抚留宪留计共疏草》19卷、《度支奏议堂稿》20卷及其他著述9 8卷,均刻印流传于世。还有《选定古文尚友编》100卷、《古今四时绝名》100卷。
周村导游词2走进周村古城,一股浓郁的古代气息扑鼻而来,第一感觉一切都是旧旧的,都是充满历史的。走进去,门铺里是我们的传统服饰-------唐装,古老的服装给这古老的城墙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息。
看着脚下的青砖,一种留恋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不知何时,我曾来过此地,可追忆的大脑告诉我否定。摸着那布满岁月的古墙,轻轻的抱了一下,仿佛它就是我的知己,此刻,我们的生命凝结在一起。向前走,我的目光四处搜寻,周围的一切是那麽熟悉而有陌生,这时,我看到了一座建筑,根据上面的图案,我判定那是从前的公安局,忆起《大染坊》中的画面,一模一样,使我感觉好似来到了当年的剧组。于是我带着好奇的脚步来到了他的面前,用手轻轻地摆动那把生锈的锁,一瞬间,我仿佛摸到了热乎乎的血液,是啊!这里曾经杀害了多少无辜的百姓,流淌了多少革命先烈的热血,禁锢了多少年轻人的热血青春,就是这把锁,用统治者的残忍磨灭千千万万中国百姓的信念,又是一瞬间,我感觉手中的这哪锁似有千斤重。
继续向前,出现了一个古玩店,店前摆着许多古玩意,有曾经令人无比珍贵的大自行车,有令人永远敬仰的毛主席石像,还有珍藏人们汗水的钱匧等等,这一切历史中的历史,使我不由自主的拿出相机,记忆这段令人难忘的曾经。
揣着历史的谜团,在不知不觉中已来到了古城的尽头,回头望向走过的路,这是一段艰辛而又不断探索着的旅程。虽然这次古城之旅结束了,但是我对历史的追问远没结束,现实的历史仍在进行。
周村导游词3古城的大门是一座砖石砌成的牌坊,虽然不宏伟,斑驳的触感却令人感受到历史的痕迹。牌坊上方刻有“大街“的字样,我不禁纳闷:倒底城还是街?
步入主街道,迎面彩旗招展,人流如潮。旗上写有各具特色的店名,邀你前来购买或参观。两排古楼笔直的排开,一直向里延伸,被熙熙攘攘的人流淹没了尽头。
我在古城里闲逛,看中了几家不错的特色店:“谦祥益“”瑞蚨祥“和烧饼馆。
谦祥益是一家绸布专卖店,一条条色彩斑斓的丝巾立刻俘获了我的心。蓝、红、白、粉……垂悬于眼前的各色丝巾令人目不暇接。看着美轮美奂的丝巾,我的脑子里也是一阵天马行空:我仿佛在华灯初上之时,伫立在繁华的唐代古街上,望着来往的人群身着华丽的服装悠然走过。烛光交错的重影拨弄着空气,拨弄着多彩的衣饰汇成的五彩河。我收回思绪,不禁想,当年的周村也一定如此繁华吧!我买了一条湖蓝色的丝巾,走出了谦祥益。
街上,人流依旧势头不减,小小的街道似乎容不下慕名来访的人群。
大街,大街,反复的想,这就是古人的叫法嘛,真是“怀想唐时古城花,梦醒周村大街盛”,牌坊前的疑问,随着不经意的思考而不攻自破。
信步走进瑞蚨祥老店,又是另一番景象。同是绸布店,瑞蚨祥更有文化气息。店面向内延伸,可以看到说唱快书的艺人,楼上还有一层,是丝绸博览馆。在馆内,学习知识之余,我领略到了古城的历史风韵。馆内陈列的各个朝代的服饰样品,令人不由得联想历史轶事,古代的名人曾在周村生活过吗?周村发生了哪些史书上没有的趣闻?想着想着,我又想起古旧的大街牌坊,真是用浓缩时光的砖瓦搭就的牌坊啊。从华丽的装饰前浮光掠影的匆匆走过,我似乎还听到了历史的钟声正迈过新的一秒。
最后的亮点是烧饼馆,其实它的正统的名字是:周村烧饼博物馆。
话说这博物馆内并无新颖之物,所陈列的物品虽“年事已高”但也提不起我的兴趣了。然而有一个活动却令我百看不厌。透过玻璃橱,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工作人员娴熟的制作烧饼:只见那双灵巧的手,如飞燕般在工作台上翻飞,面团一抓、一揉、压边,再飞快地撒上芝麻。经过几道工序后,最惊人的一幕来到。单手把一片烧饼拿起,抬上进入烤炉,顺势一番,往上一顶,天哪,手就要接近顶部的煎面了!黑黝黝的高温煎面不禁让人心头一颤。又见那手一个挥臂快速收缩,定睛一看,烧饼安稳的贴在煎面上,工人的手却毫发无损。我在心中未那位工人鼓掌,也为周村这项传统的制作工艺鼓掌!
周村区是中国北方商业重镇,民俗活动异彩纷呈,“周村芯子”是其中最独特的娱乐形式。
周村芯子的渊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传说泰安奶奶即碧霞元君是周村长山人,3月15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每年从三月三周村人就开始张罗着迎泰安奶奶回娘家,公推几个老成持重的人,背上泰安奶奶的画轴,快马加鞭,直奔向泰山,三叩六拜请了神灵,返至淄川地界,即有一人先行奔回周村报信,准备接驾, ……此处隐藏3113个字……多是吃地方小吃,煎饼、窝头、白菜豆腐都上了大席,令人胃口大开。我们周村的小吃有煮锅、米脂羊肉、周村烧饼等,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品尝一下。
第五展厅
金库,是票号存放银两的地方,其口开在饭厅,是因为这里人常来常往,增加安全性,俗话说,“在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其实是最安全的地方”。设在此处,有出人意料之感,同时也不用雇人专职负责看管库房,这样也节约费用。
第六展厅
书房和卧房。这个大厅是东家祭祀家祖、读书、休息的地方,墙上挂的是家训,西边墙上挂的“孝”字相传是宋朝朱熹所写。他充分运用中国象形文字的特点,书写此字以教育世人。大家看右上方,状似一个年青后生跪拜老人,就是说年青人要尊老爱幼,这样才能做人。左上方,状似一顽猴,在拳打脚踢,就是说如果不孝敬老人就不配做人,只配做畜牲。这就警示我们做人要以孝悌为本,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读书明事理,所以说,孝悌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
这是书房,里面摆放了许多古书,诸子百家、传世经典、农桑医药、无所不包,展示了主人的爱书嗜好,里面还有些古玩也是为了展示主人的阔气,主人在此读书把玩古瓷,借以陶冶情操。
这是卧房。为雕花戴顶床,只有富豪之家才用这样的床,旁边花柜上摆着一面镜子两个花瓶,是取“平平静静”之意,就是说静思以致远,平安便是福。这也体现了主人的道德情操。
回到甬道
大家看这个方桌,是周村钱业公所赠,刻字镌秀挺拔,雕花细致精巧,体现了当时周村雕刻工艺的精湛。同时,也说明周村当时票号发展之繁荣,需要专门成立一个机构来管理,以规范众多票号的经营,统一标准,不欺行霸市。也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周村有较有力的管理,众商家遵守商业道德,使八方客人蜂涌而致,才得以使“金周村”美名传扬天下。
第七展厅
钱币展览室。这一展厅主要展示了货币产生、演变的过程,从贝币开始一直到现代的纪念币和世界各国货币。这是贝币,是我国最早的货币。这是刀币,是古齐国的货币,这是五珠钱,这是布币。这些货币都是我国早期的货币,后来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铸钱越来越精致,成了极具收藏价值的工艺品。有兴趣收藏古钱币的客人可以看一下钱币说明,对辨别钱币真伪,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世界钱币以加拿大货币最为精致,为纯银制造极具收藏价值。
好,讲解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周村导游词6星期天我和爸爸来到了位于淄博周村的周村古商城。
一、大染坊
大染坊是创办于清朝道光年间的东来升绸布庄的旧址,主要经营浆染业。电视剧《大染坊》就是以此为背景拍摄的。剧中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企业家的创业历程,描写了中国工商业发展的艰难道路。
染布一般分为三道工序,第一步工序是烧,别以为烧这道工序很容易,弄不好会掺色的。第二个工序是染,把布料放在一个大池子里,这个池子是专门染料的,在池子里要泡上几十分钟。第三道工序是晾,为了使布料柔软,专门有人把布从两个高高的竹竿间穿过去。这可是个力气活。还得使巧劲,高度不够也搭不上去。染好一件布料可真复杂,弄不好会串色,那可就成了废品了。
看见一条条五彩缤纷的布匹搭在竹竿上随风轻舞,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这种手工染制的布料就是世人啧啧称奇叫好的老粗布。这种老粗布不仅布料柔软,而且还是周村古时最好的布料。
经过不断的革新,现在已经能生产出大量大批优质的布料,而且全是机械化的现代先进工具,脱离了以前的手工印染,这也是历史的进步。
二、民俗展馆
心中带着对历史的怀念,我们来到了民俗展馆。外面摆放着轿车、花轿和马车等。轿车就是后面用木头搭了一个棚,前面有两匹或三匹马拉,车有轮子,比起现在,当时有这种车的还不多呢。花轿是用漂亮的花布装饰的一个小木屋,用四根木头交叉固定好,四个人抬着起轿。花轿主要是旧时结婚用或者一些名门望族出行专用。还有一种是拉车,也就是当时的出租车,完全靠人拉,而乘客却舒服悠闲地坐在后面来享受。
我们又看了许多生活用品,如织布机,灶锅等……进入第一个展厅,只见桌上摆着钟,两旁放着木椅,一新婚夫妇正对父母下跪,这就是结婚的习俗吧。往里走,只见有个姑娘在照镜子,梳妆台旁放着她的首饰,嫁妆放在一个木箱里。走上二楼,眼前一片热闹的景象,有舞龙的,有吹号的,到处一派热闹喜庆的场景。
再往里面走,就是生活用品展览了,有鞋、酒缸、煎饼鏊子、食盒、冰箱、木盆,还有煤油灯的发展史,各种各样的煤油灯占据了展厅不小的空间,从油灯到手提灯到防风灯再到如今的电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这个变化中可以看出历史的进步和人类的聪明才智。
三、今日无税碑
无字碑记载着对周村商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李化熙,为家乡经济发展,他自己承担了所有的税收,并立下了?“今日无税碑”,使周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
四、票号展馆
票号就是当时的钱,就是纸上写着金额并盖着章,相当于现在的支票。古代的密码是按你存钱的日期,把存款时间和金额分成若干个字作为密码,你只有凭着票号和专有的密码密码才能取走钱。
我们又参观了铜钱展馆,展馆里是一些不同面值的钱币,中间还有一个洞,大概是古人为了携带方便吧。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商人客谈生意的地方,首先,是客人与主人谈生意的客厅,主人必须为客人提供三行,谓“吃住行”,虽然要求不是很高,但那时已经是非常好的了。所有的钱都埋在餐厅的砖下。为什么埋在那里呢?因为中国人能有这么一说,有很多人互相监督,谁也不会去偷。正是“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上了二楼,就是主人的书房,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再往里走是主人的起居室。
这就是钱庄。其实以前的钱庄相当于现在的银行。
五、状元府
状元府外有状元及第的金匾,是皇帝御赐的,古代的状元相当于国内第一,所以皇帝对状元更是宠爱有加。进入府内,房子气派大方,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木制的家具,这不是一般的木头做成的,而是50年长成的梨木,可见它的名贵。从家具及房子的气势上可以看出皇帝对状元的重视及状元当时的地位。
往后走,后房便是主卧。再往里走是后花园,只见湖水清澈,鱼儿游来游去,水中有假山和荷花。
六、杨家大院
杨家大院是近代鲁商杨瑞清的住所。走进院内发现有两个椅子和一张桌子,于普通摆设没什么两样,右边还放着一张木床,这不是现代的木床,而是像个小房子,两侧挂着帘子。这里还拍过电视剧《旱码头》,正是因为这部电视剧让这里也出了名。
七、周村烧饼
来周村,周村烧饼不尝等于白来,我们来到了一家正宗的周村烧饼老字号,买了几袋烧饼,一变欣赏着古商城,一边品尝着烧饼的美味。街道两侧的店名高高地用布悬挂起来,格外醒目,我们似乎回到了古代。
周村古商城就是见证了历史的进程,让我懂得了历史的进步离不开人类,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宝贵的历史财富,我们应该珍惜这些财富,并不断发扬光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