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名言

国学经典名言

时间:2025-04-24 10:41:27
国学经典名言(15篇)

国学经典名言(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多看多背一些名言可以丰富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算得上是优秀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学经典名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学经典名言1

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2、造化之功,发乎动,毕达乎顺,形诸明,养诸容载,遂乎说润,胜乎健,不匮乎劳,终始乎止。——张载《正蒙》

3、上达则乐天,乐天则不怨;下学则治己;治己则无尤。——张载《正蒙》

4、义,仁之动也,流于义者于仁或伤;仁,体之常也,过于仁者于义或害。——张载《正蒙》

5、仁通极其性,故能致养而静以安;义致行其知,故能尽文而动以变。——张载《正蒙》

6、能通天下之志者为能感人心,圣人同乎人而无我,故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心。——张载《正蒙》

7、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所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所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者也;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所谓「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责己责人爱人之三术也。——张载《正蒙》

8、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张载《正蒙》

9、以心求道,正犹以己知人,终不若彼自立彼伪不思而得也。——张载《正蒙》

10、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伪不相似。——张载《正蒙》

国学经典名言2

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2.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4.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8.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9.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10.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12.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13.一寸山河一寸金。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国学经典名言3

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表现。)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此处隐藏6606个字……

4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4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5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5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5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5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4、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5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5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5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58、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60、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6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62、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6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6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6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6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7、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6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6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70、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71、小学生必背天气谚语

72、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7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4、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清《增广贤文》

7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7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7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7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7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80、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81、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

82、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

8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8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国学经典名言14

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2、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3、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4、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章》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短歌行》)

9、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杜甫)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7、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1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9、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0、百年光阴,如驹过隙。(选自《增广贤文》)

2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23、多行不义必自毙。

24、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2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7、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3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3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3、把握机遇,心想事成。

3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7、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

3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1、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命运所压倒.

42、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4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4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4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8、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49、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50、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国学经典名言15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翻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小朋友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懂得如何做人。家长朋友除了要通过日常生活对孩子进行教育之外,也要懂得用这些国学名言名句来对孩子进行培养和教育。

《国学经典名言(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