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名言

古人名言

时间:2025-04-24 10:42:52
关于古人名言12篇

关于古人名言12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人名言,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古人名言1

1、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雨果

2、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雨果

3、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雨果

4、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5、恐惧常起因于无知。——爱默生

6、弱者,其心先弱。——爱默生

7、采用大自然的步速:她的秘密在于耐心。——爱默生

8、毫不恐惧地、勇敢地前往未知的世界吧。——朗费罗

9、我必须承认,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达尔文

10、勇敢,世界就会让步。如果有时候你被它打败了,不断地勇敢再勇敢,它就会屈服。——萨克雷

关于古人名言2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

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

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关于古人名言3

1、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5、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8、以书为道,相隔万里也。 ——清颜元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凡读书需识货,方不错用功夫——清陆世仪

1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6、书籍是成功的'阶梯。

17、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0、书要读懂,先要不懂——现代闻一多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关于古人名言4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关于古人名言5

1、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6、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10、仓廪实则知礼节,衣 ……此处隐藏3493个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6、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关于古人名言11

吃一堑,长一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关于古人名言12

1.无信患作,失援必毙。——左传

2.信,国之宝也。——左传

3.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左传

4.失信不立。——左传

5.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左传

6.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7.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10.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

1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16.民无信不立。——论语

17.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

18.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19.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

20.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荀子

2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诚者,君子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

22.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韩非子

23.君子必诚其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大学

24.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

25.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礼记中庸

26.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礼记表记

27.君子不失口于人,故言足信也。——礼记表记

28.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29.内不自诬,外不诬人。——韩婴

30.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司马迁

31人先信而后求能。——刘安

32.诚无垢,思无辱。——刘向 布令信而不食言。——刘向

33.尧舜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不重刑罚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班固

34.夫高论而相欺,不诺忠论而诚实。——王符

35.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王符

36.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待人,妻子疑之。——杨泉

37.开诚心,布公道。——陈寿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傅玄

3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范晔

39.巧伪不如拙诚。——颜之推

40.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颜之推

41.为国之本,在乎忠信;古人去食去兵,信不可失。国家兴废,莫不由之。——李廷寿

42.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王通 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魏征

43.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败德,为下则危身。——吴兢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44.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馋诉。——刘禹锡

45.推诚而不欺,守信而不疑。——林逋

46.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林逋

47.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晏几道

48.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周敦颐

49.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保国。——司马光

50.不诚于前而曰诚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司马光

5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司马光

《关于古人名言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